输入要查询的成语。
成语解释: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成语出处: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
成语示例:尤其是她自己,起先虽然颇有~的心情,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。
◎叶圣陶《平常的故事》
成语解释:心、意:心思;回、转:掉转。重新考虑,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训门人·五》:“且人一日间,此心是起多少私意,起多少计较,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。”
成语示例:要不然时,叫他趁早~,有多少好处。
◎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六回
成语解释:畏:怕,惧。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”
成语示例: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,最是高兴,从不~。
◎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四回
成语解释:瞻:向前看;顾:回头看。看看前面,又看看后面。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。也形容顾虑太多,犹豫不决。
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成语示例: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,不要总是~,畏首畏尾。